行业资讯

聚焦洁普动态,分享行业热点,传递绿色科技,倡导环保理念

地膜回收处理:2020年残膜回收率有望超80%

地膜是除了种子、农药、化肥后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,7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。地膜的应用为节约用水、提高农作物产量带来了革命性突破,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曾被誉为“白色革命”。然而,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,农田残膜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。研究表明,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在50年内不会分解,地膜残留量每亩在4公斤以上,就可使农作物减产10%以上。

地膜

我国干旱、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,而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,冬春降水少,春旱发生频率高、危害大。地膜覆盖解决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长期受缺水制约,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,摆脱了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。据预测,到2024年,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将达3.3亿亩,使用量超过200万吨。大规模的使用地膜有利也有弊,一方面在农业提质增效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,另一方面却也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危害,导致“白色革命”衍生出了“白色污染”这样的负面产物。一般而言,使用年头越多,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越大。局部地区形成了严重的残留污染,导致了一系列生产和环境问题。

2016年,我市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达到4.5万吨,其中绝大多数是难以回收,也难以降解的。这些地膜散落于田间地头,阻断了作物对土壤中水分、养分的吸收,不仅影响作物的出苗,也对作物后期生长带来影响。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《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》和1992年版国家标准相比,地膜低厚度从0.008mm提高到了0.010mm。同时,农业部印发《农膜回收行动方案》的通知,加强农膜污染治理,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,提出到2020年,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,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,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%以上。

废旧地膜回收

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工作推进会上,总结交流地膜回收示范县建设经验与成效,加强地膜新国家标准宣贯,交流地膜回收利用的好经验、好做法。会议提出,确保到2020年农田地膜残留量明显下降,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达到80%以上,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,地膜污染严重地区率先实现负增长。洁普环保智能塑料破碎设备利用动刀刀粒与定刀相互作用,从而在生产时,使物料产生相应的被压,达到自动喂料功能。在生产过程中,不会出现缠轴、或卡死设备的现象,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。并通过筛网控制出料粒度,将物料进行撕碎、剪切、挤压加工到较小粒度。这些废旧地膜、塑料回收经粉碎处理后,再进行机器加工,转眼间就变成了可再次利用的塑料颗粒,成为硬性塑料产品加工的原材料。

废旧农膜回收利用,有效解决了遗留在田间地头的废旧农膜污染农业环境的问题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。废旧农膜回收,加工成塑料颗粒,制成塑料制品可增加收入,不仅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,还有效治理废旧地膜污染,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收藏 分享 8

下一篇: 汽车报废回收新规出台 千亿市场待掘金

上一篇: 垃圾焚烧预处理行业前景值得期待